序号 | 成果名称 | 获奖类别 | 获奖等级 | 主要完成人 | 获奖年度 |
1 | 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 | 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 | 先进个人 | 李爱民 | 2021 |
2 | 环境风险异质性表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| 一等 | 毕军、黄蕾、刘苗苗、王海鲲 | 2020 |
3 | 基于目标污染物特性适配的深度水处理方法创新与应用 |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潘丙才、单超、花铭、张孝林、张延扬、蒋珍茂、徐喆、杨文澜、万顺利 | 2020 |
4 | 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| 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| 合作奖 | 罗伯特・道格拉斯・埃文斯 | 2020 |
5 | 高浓渗滤液全景深度处理关键材料、技术装备研发与工程应用 |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| 二等 | 高冠道、刘军、张孝林、安达、刘璐、常邦华、潘丙才、薛婕、宫建瑞 | 2020 |
6 | 氮磷生物削减与生态净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|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| 二等 | 杨柳燕、钱新、韩翠敏、卢少勇、周乙新、孔宇、关保华、李正魁、夏文林 | 2020 |
7 | Does central supervision enhance local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? Quasi-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China. | 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| 三等 | 张炳、陈晓兰、郭焕修 | 2020 |
8 | 我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|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 | 二等 | 罗宏、吕连宏、吴静、张春晖、谢显传、罗柳红、缪锡余、杨占红、余宪成、裴莹莹、姜笔存、张保留、曹宝、唐元晖、唐佳伟 | 2020 |
9 | 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 | 李爱民、安树青、徐洪斌、买文宁、何争光、李洁、谭云飞、李睿华、谢显传、刘福强 | 2019 |
10 | 农田农村退水系统有机污染物降解去除关键技术及应用 | 国家技术发明奖 | 二等 | 王沛芳、王超、饶磊、陈娟、任洪强、钱进 | 2019 |
11 | 活性自由基高效产生方法及去除水中有害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| 一等 | 孙成、杨绍贵、何欢、王少莽、喻恺、罗斯、胡晓斌、赵伟 | 2018 |
12 | 非饱和带典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| 一等 | 吴吉春、郭红岩、孙媛媛、徐红霞、杜文超、季荣、尹颖、艾弗逊 | 2018 |
13 | 满足国Ⅴ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车尾气高效后处理催化剂及产业化 |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董林、贾莉伟、高飞、岳军、王刚、金炜阳、张杰、杨金、苗垒、 汤常金、张小平 | 2018 |
14 | 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 |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(学术类) | 一等 | 毕军、马宗伟、刘苗苗、王金南、王海鲲、张伟、周元春、蒋洪强 | 2018 |
15 | 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再生利用与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|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李爱民、徐洪斌、安树青、买文宁、何争光、李洁、谢显传、郑俊、双 陈冬、朱海亮、李睿华、刘波、于鲁冀、刘福强、李燕 | 2018 |
16 | 一种抗有机物污染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| 中国专利优秀奖 | 优秀 | 李爱民、李海波、双陈冬、周庆、杨琥、张满成、周扬 | 2018 |
17 | 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 | 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 | 一等 | 潘丙才 | 2018 |
18 |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面沉降区水土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发与示范 |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| 二等 | 廖启林、朱锦旗、徐慧珍、顾雪元、金洋、郝社锋、袁旭音、王轶、许伟伟、华明 | 2018 |
19 | 全国创新争先奖 | 全国创新争先奖 | 其他 | 李爱民 | 2017 |
20 | 高风险污染物环境健康危害的组学识别及防控应用基础研究 | 国家自然科学奖 | 二等 | 张徐祥、张彤、任洪强、程树培、吴兵 | 2016 |
21 |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 | 李爱民、刘福强、双陈冬、吴海锁、买文宁、陆朝阳、戴建军、龙超、杨维本、王津南 | 2016 |
22 | 南京大学毒害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创新团队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团队奖 | 创新团队 | 张全兴、任洪强、李爱民 | 2016 |
23 | 环境风险全过程优化管控技术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| 一等 | 毕军、曲久辉、王金南、於方、李冰、李文青、黄蕾、钱瑜、华娟、喻义勇、曹国志、马宗伟、曲常胜、胡承志、张衍燊、武港山、陈泽智、杨洁 | 2016 |
24 | 一种调控纳米复合吸附剂结构与性能的方法 | 中国专利优秀奖 | 优秀 | 潘丙才、王静、张淑娟、吕 路、张炜铭 | 2016 |
25 | 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 | 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 | 一等 | 李爱民 | 2016 |
26 |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新技术 | 国家技术发明奖 | 二等 | 潘丙才、张炜铭、张全兴、马宏瑞、吕路、吴军 | 2015 |
27 | 水环境中高风险污染物健康危害及生物组学机理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| 一等 | 张徐祥、张彤、程树培、吴兵、邹惠仙、李炳、叶林、张宴 | 2015 |
28 | 富营养化湖泊藻华成灾过程与危害机制 |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| 二等 | 杨柳燕、钱新、张徐祥、杨州、王晓蓉、肖琳、缪爱军、蒋丽娟 | 2015 |
29 |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分质再生新技术及应用 |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| 二等 | 许柯、耿金菊、丁丽丽、王庆、廖鹏、黄辉 | 2015 |
30 |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 |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 | 创新 | 任洪强 | 2014 |
31 |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界面化学过程及机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| 一等 | 朱东强、陈威、尹大强、许昭怡、郑寿荣、纪靓靓、付翯云、王家宏、陈欢、陈君义、陶琪 | 2014 |
32 | 基于环境纳米催化材料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新能源新技术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 | 二等 | 栾景飞、陈建林、杨云军 | 2014 |
33 | 复杂体系中典型难降解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|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李爱民、刘福强、吴海锁、陆朝阳、戴建军、龙超、刘波、王津南、喻学敏、杨维本、陈金龙 | 2014 |
34 | 污染物微生物净化增强技术新方法及应用 | 国家技术发明奖 | 二等 | 任洪强、郑俊、孙佩石、耿金菊、吕锡元、丁丽丽 | 2013 |
35 | 生活垃圾能源化淤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 | 赵由才、陈泽智、赵爱华、楼紫阳、黄仁华、王琪、戴伟华、简德武、秦峰、柴晓利 | 2013 |
36 | 基于环境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新技术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 | 一等 | 潘丙才、张炜铭、马宏瑞、吕路、吴军、赵昕 | 2013 |
37 | 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创新团队 |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| 创新团队 | 李爱民、张幼宽、安树青、阮晓红、龙超、刘福强、张徐祥、刘波、李睿华、王津南、杨琥、周庆、郭红岩、鲜啟鸣 | 2012 |
38 |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过程机制及其结构-活性关系的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| 二等 | 于红霞、林群声、王遵尧、高士祥、林汉华 | 2012 |
39 | 大型高效厌样氧反应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|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任洪强、俞汉青、陈坚、朊文权、耿金菊 | 2012 |
40 | 典型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、毒理效应及生态风险早期诊断方法 | 国家自然科学奖 | 二等 | 王晓蓉、陈景文、尹大强、郜洪文、朱东强 | 2011 |
41 | 大型厌氧发酵沼气工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| 一等 | 任洪强、阮文权、陈坚、伦世仪、杨景亮 | 2011 |
42 | 污染控制的信息手段设计和应用 |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| 三等 | 毕军、王金南、曹东、王远、周国梅 | 2011 |
43 | 有毒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 |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| 创新团队 | 李爱民、潘丙才 | 2010 |
44 | 低浓度恶臭气体净化生物强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| 一等 | 任洪强、孙佩石、吕锡元、王浩、丁丽丽 | 2010 |
45 | 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|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| 二等 | 毕军、袁增伟、赵玉明、冯金龙、姜伟立 | 2010 |
46 | 化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| 国家技术发明奖 | 二等 | 任洪强、丁丽丽、严永红、伦世仪、张国平 | 2009 |
47 | 典型污染物毒性效应机制与早期预警方法研究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| 一等 | 王晓蓉、郜洪文、朱东强、尹大强、于红霞 | 2009 |
48 | 工业园区物质集成与优化调控技术开发与应用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| 二等 | 毕军、袁增伟、赵玉明、钱瑜、张炳 | 2009 |
49 | 垃圾填埋气收集、净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|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| 二等 | 陈泽智、龚惠娟、李建平、吴未立、刘鹏 | 2008 |
50 | 生态型高与超高性能结构混凝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| 国家科技进步奖 | 二等 | 孙伟、缪昌文、翟建平、余红发、刘加平、张云升、周伟玲、陈惠苏、慕儒、田倩 | 2007 |
51 | 水溶性、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与资源化新技术 | 国家技术发明奖 | 二等 | 张全兴、李爱民、陈金龙、龙超、潘丙才、赵露 | 2007 |
52 | 工业集中区废水处理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产业化 |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| 二等 | 任洪强、丁丽丽、杨红、郑巧根、杨云军 | 2007 |
53 |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 |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 | 创新 | 张全兴 | 2006 |
54 | 化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技术奖 | 一等 | 任洪强、郑巧庚、丁丽丽、杨云军、张国平 | 2006 |
55 | 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 | 国家自然科学奖 | 二等 | 徐晓白、王连生、戴树桂、黄玉瑶 | 2005 |
56 | 胺修饰的复合功能吸收树脂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技术奖 | 一等 | 张全兴、李爱民、潘丙才 | 2005 |
57 | 树脂吸附技术在氯化苯清洁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|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张全兴、陈金龙、李爱民 | 2004 |
58 | 稀土元素环境化学行为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|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| 一等 | 王晓蓉、彭安、曹心德 | 2003 |
59 |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水洗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利用 |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| 三等 | 张全兴、陈金龙、芦凤林 | 2003 |
60 | 有毒有机物结构与作用机理的研究 |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| 二等 | 王连生、张爱茜、于红霞 | 2002 |
61 | 树脂吸附法处理有毒有机化工废水及其资源化研究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| 二等 | 张全兴、陈金龙、王槐三、荆和祥、许昭怡、潘丙才、胡家先、苏 幸、冯文国、寇晓康 | 2001 |